当前位置: > 互动 > 投稿 > 投稿列表 >
投稿中心
一村一故事︱物质精神双扶贫 单亲爸爸成“牛人”
来源:    时间:2020-06-28
  晨光微曦,一声声鸡鸣将睡梦中的“牛倌”唤醒,为他们注入了崭新的活力。“去去去……你们该吃饭喽!”听到老朋友不住地吆喝,憨态可掬的牛儿们,纷纷站起身来走出圈舍,走向山间小路。“最近雨水多,草长得好,牛也吃得饱,小牛犊生下半天就能走,嘿嘿……”眼前这位衣着简朴皮肤黝黑的男子就是褚建伟。 十三年前,褚建伟家是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新林镇保林村出了名的穷户,没有土地,没有房子,爱人还打小患有癫痫病,长期依靠药物控制病情,药物副作用导致其骨质疏松,轻磕轻碰便浑身是伤,基本丧失劳动能力,膝下的一个女儿才满周岁,家庭重担都压在褚建伟一个人身上。结婚以来,家里唯一经济来源就是他给别人放牛所赚的辛苦钱。2015年,刚购置一处茅草房不久,妻子病情突然加重,尽管经过治疗,依然没有挽回生命,坚强半辈子的褚建伟,躲在房后哭成了泪人。他开始变得意志消沉,无心放牛,收入没有保障,孩子上学也成为问题。 保林村“两委”在得知褚建伟的情况后,到他家中多次走访,反复谈心,发现他最需要的帮助是稳定产业和重拾生活信心。2016年,借“精准扶贫”政策东风,村“两委”、驻村工作队深入商讨研究决定将褚建伟一家纳入精准帮扶对象,针对收入不稳定问题,利用“菜单式”产业扶贫买进2头基础母牛进行繁殖促增收;面对孩子上学难问题,利用教育扶贫政策给予每年2000元的补助;关于房屋透风漏雨问题,利用危房改造政策进行拆茅草房、盖砖瓦房。 自从有了牛产业,褚建伟生活愈加忙碌,新生牛犊带来的喜悦感不断充盈着他的内心,让他渐渐远离消沉,重拾信心,之后他更是将“牛倌”工资全部投入到养牛上,从最初2头变4头,4头变8头,截至目前已繁殖到21头牛,2017年下半年,褚建伟成为本村第一户稳定脱贫户。“他这人内向,不怎么说话,但是重感情,老实还勤快,大家都看中这一点,农忙时抢着找他放牛呢!”保林村主任刘洪刚打趣道,就连左邻右舍也时常开玩笑说:“以前的放牛郎,现在的牛老板,了不得!” “过去亲戚们劝我再找一个,但我放不下前妻,心里一直有个结,后来鲁金锁(帮扶责任人)经常到我家里,看看牛养的怎么样,和我唠家常,他说照顾孩子,男人没有女人心细,有合适的还是得找一个,仔细琢磨那些话,我就想开了。2018年我找了新老伴,现在家有家的样了,我打心眼里感谢他!”说到这里,褚建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。 如今,褚建伟住着40平方米的新居,腰包鼓了,日子好了,人也变得开朗健谈,今年初,他自愿申请加入保林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助农志愿服务队,光荣地成为一名志愿者,只要有村民向他请教养牛的诀窍,他都热情的分享给大家。谈及自家生活变化,褚建伟表示,感谢当地政府、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工作队的贴心帮扶,让我女儿有学上,让我重新拥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,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干活,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,帮助其他人养牛致富。